故宫养心殿是干什么的地方(养心殿是清朝最具权威的地方)

时间:2023-05-12 11:46:34 点击量:9664 作者:楼国安
大家都知道,养心殿是皇帝的办公室,皇帝经常要在此处与众臣商量要事。也许是为了保证皇帝办公能有一个更加寂静的环境,养心殿的建筑整体就是一个封闭的院落,它的主体建筑呈一个“工”字形,分为前、后两殿。

故宫中最神秘的地方,也是清朝最具权威的地方,只有皇帝才能居住!

大家都知道,养心殿是皇帝的办公室,皇帝经常要在此处与众臣商量要事。

也许是为了保证皇帝办公能有一个更加寂静的环境,养心殿的建筑整体就是一个封闭的院落,它的主体建筑呈一个“工”字形,分为前、后两殿。

前殿内正门处很开阔,往里走共分为三个房间,用黄琉璃做成的瓦顶,在前面接了六间小舍。

在明间设置了皇帝坐席,上面悬挂着由雍正皇帝书写的“中正仁和”牌匾。东边暖阁是当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地方,西边暖阁被为了数间小房。后殿东为“体顺堂”,西为“燕禧堂”,是皇帝和妃嫔们居住的寝宫。

目前,故宫博物馆正在进行针对养心殿的大修工作,是该殿百年来的首次维护,准备在今年全面完工。

到时候,养心殿将对外开放,并将面积扩大到整个殿的60%,同时,跟现在的殿外观看不同的是,游客们到时候可以走进养心殿,进行内部参观,亲自到皇帝议事的地方,去感受一下帝王的威严。

经常看清宫剧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养心殿不光有办公的作用,还是皇帝自己的寝室,更是封建时期皇权的中心所在。此外,很多人对这个被皇权笼罩的地方甚是好奇,想知道皇帝的“地盘”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说一说养心殿的前世今生。

在紫禁城内,养心殿位于内廷,在乾清宫的西侧,始建于明朝嘉靖时期。

最开始,这里并不是皇帝的寝宫,在清朝康熙年间,这里名为“养心殿造办处”,主要是内务部专门用于处理皇帝造办事务的作坊。

到了1722年,也就是康熙六十一年的时候康熙皇帝去世了,之后继位的雍正帝并没有搬到父亲的乾清宫居住,而是重新在西侧的遵义门内暂时修建了一个自己的寝宫,这一住就是两百多年。

雍正以后的历代皇帝,都将这里作为了他们在紫禁城内的寝宫,一直延续到了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搬出皇宫为止。

而且,养心殿不光是皇帝休息、生活起居的地方,同时,还是他们在紫禁城内非常重要的办公地点。每天,皇帝早上一起床,吃过早饭之后,就要到养心殿去跟群臣商议政务,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上朝”。

而早朝过后,皇帝如果还有一些事情没有讨论完,还可以到前殿的西侧,找自己的政治亲信、各路文臣等,单独在这里讨论事情。

如果,想单独召见某个人,也是在这里进行。这个时候,就连身边的太监也要退出殿外,因为,洽谈是非常秘密的事情。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养心殿与雍正年间设置的军机处,只有一墙之隔。所以,皇帝和大臣们进行军国大事商讨的时候十分方便,这也是皇帝们喜欢在这住的主要原因。

然而,在工作完成之后,养心殿就转化成了另外一个功能,那就是:处理皇帝的生活起居事宜。

在这里,珍藏着皇帝们的各种古籍、字画、诗作、文章等,其书房名为“三希堂”,还有供皇帝礼佛之用的秘密佛堂。同时,在殿内还设置了一个小后厨,主要给皇帝随时制作一些小糕点、食品等供其享用。

总之,养心殿就是皇帝处理公务和个人居住的地方,殿内的设置都以方便皇帝公私生活为主。此外,养心殿作为皇帝们在紫禁城中的权力中心,是皇权的象征,具有核心地位。

因为,其拥有办公的功能,所以,在这里发生的很多事情,都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车轮,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件。

1839年,道光皇帝曾经在这里,与林则徐一起划定了禁止鸦片的秘密方案。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后期,两宫大臣们在这里彻夜坚守、布局,商讨剿灭太平军的军事方案,并最终得到了他们心中期待的“捷报”。

晚清时一些与西方列强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大部分也是在养心殿商讨后最终同意的。

到了1912年,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在这里宣读了《退位诏书》。至此,统治中国268年的大清王朝彻底覆灭,同时,也标志着一个中国新历史纪元的开始。在清朝历史上,顺治、乾隆、同治三位皇帝,都是在养心殿的龙床之上驾崩的。

虽然,早在1860年就有过紫禁城的摄影作品,但是,之后的四十年间,摄影师们的镜头几乎没有再出现在这座皇城之内。一直到八国联军占领皇城之后,紫禁城的影像资料才开始被大量留存了下来,其中,1900年、1922到1924年,这两段时期的照片资料最多。

从这些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养心殿历经多年风雨的变化,以及岁月流转,时代更迭给这座“老城”带来的改变。

其实,养心殿不仅装载了史书上记载的各类大事记,还见证了清朝的“康、雍、乾”盛世,更见证了清朝由盛转衰的命运历程。在中国历史上,这座不会说话的建筑,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史料,在历史文化甚至是中国的文化领域中占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