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题西林壁的作者是谁(苏轼写的《题西林壁》赏析)
古诗词赏析——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21 岁中进士,曾任翰林学士等职。他的政治思想复杂,早年因反对王安石新法,批评朝政,累遭贬、谪。
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他的诗、词清新豪健,笔力纵横,挥洒自如,气势磅礴,想像丰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是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今存诗有 2700 多首,词有 300 多首。此外,还有许多优美的散文。他的着作有《苏文忠公全集》一百一十卷。
注释
西林:庐山上的西林寺。壁:墙壁。题:题写。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看:从正面看。岭:山岭。峰:山峰。
这句诗的意思是:从正面横着看去,整个山就是很高的山岭(雄伟):从侧面看庐山,就是很陡的山峰(高峻)。
“远近高低各不同”。“远近高低”指在远、近、高、低不同位置看庐山。各不同:指庐山呈现不同的风貌。
这句诗的意思是:从远、近、高、低各处看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
“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识:看不清,认不清的意思。真面目:真实的面目。
这句诗的意思是: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缘身在此山中”缘:因为。只缘:只因为。
这句诗的意思是: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之中。
进了庐山只能看庐山一部分,由于看的角度,站的位置不同,看的样子也不一样。如果不在庐山之中,而在庐山之外看,那就可以看到庐山整体,可以认识庐山真面目究竟是怎样了。
[译文]
横看庐山是座雄伟的山岭,侧看又成了峻峭的奇峰。从远、近、高、低之处看庐山,它的姿态更是变化无穷。人们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置身在这峻岭高山之中。
简析
这首诗是苏轼于宋神宗元年七月游庐山西林寺时题在寺墙壁上的。庐山雄伟高大,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它,会得到不同的印象。
诗人抓住庐山的特点,写出了庐山峰峦的千变万化,表现了庐山气象万千的美丽姿态。诗人借对眼前山景的描写,阐述了一个很深的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诗的第一句,从正面看,庐山是一道横着的起伏山峦,侧看奇峰突兀。
第二句写从远、近、高、低处看庐山,山的形态和姿态又是不相同的。
第三、四句写庐山奇异的真面目,为什么总是认识不清呢?
原因是人们自己处在这座深山之中的缘故啊!无法一眼望尽它的整个面貌。
这首诗是用诗来说理,寓理于描写庐山的各种姿态之中,非常形象生动,深入浅出,耐人寻味。后两句诗常常为人们所引用。
相关阅读
-
不得不惊叹法布尔的科学精神和文学功底,他把严谨的昆虫知识与唯美的文字,把激情与冷静,感性与理性,进行完美地结合。而在这种完美结合的背后,我看到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2024-01-03 4177 -
《灰姑娘》这个故事的作者是德国的格林兄弟。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女孩,她的母亲去世后,父亲又娶了一位妻子。这位妻子带来了她的两个女儿,她们都长得很漂亮,但是心地却非......
2023-11-25 2341 -
她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写进了自传体小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里,此书一经上市,便立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全美销量破百万册。...
2023-10-18 1305 -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全书以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眼光,从10月开学第一天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学年结束,共写了100篇日记。以日记体的形式所写的一本小说,......
2023-09-08 3252 -
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是文学上的塑造,虽然是假的,但是却有很大的文学价值。《三国演义》在后世被称为军事、兵事、政治的教科书,据说当年清兵入关之前,就将三国演义翻译成了满文,供满......
2023-09-16 3379 -
在魔法世界,“梅林的胡子”就相当于麻瓜世界的“OhmyGod”。可见,梅林在麻瓜世界是位家喻户晓的伟大巫师。当然,J.K.罗琳是根据中世纪c骑士亚瑟王身旁的著名“军师”梅林......
2023-09-15 9116 -
过片两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则是对行军和战争的高度概括。它的意思是说,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虽然辛弃疾没有描绘战争的情形,但是从“的......
2023-09-14 2465 -
韦神叫韦东奕,1991年出生于山东济南,北京大学助理教授,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微分方程教研室研究员。韦东奕于2007年升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08年高一时参加第49届国......
2023-09-14 2147 -
陈琨,女,出生于1989年河南新乡,河南电视台主持人。河南卫视品牌栏目《华豫之门》的当家花旦。2009获中国收藏界十大风云人物。...
2023-09-14 6785 -
有一句成语叫“见微知著”,意思是说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看清发展的趋向和实质性的问题。“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不顾惜小节方面的修养,到头来会伤害大节,酿成终生的遗憾。...
2023-09-13 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