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是哪个地方(这句诗的出处及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2-09-07 17:39:32 点击量:4195 作者:薄阳云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出自《送元二使安西》,作为最佳的送别诗之一,诗中的深情款款而又清新直白,让这首诗在中国历史上流传最广,不仅在诗人之中传颂,也在歌女口中传颂!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作为最佳的送别诗之一,诗中的深情款款而又清新直白,让这首诗在中国历史上流传最广,不仅在诗人之中传颂,也在歌女口中传颂!

诗人王维写成《送元二使安西》之后很快就谱成了曲,经过唐宋到明朝,人们对这首诗再进行再创作,重新编词谱曲,成为一首琴歌。

现在作为十大古琴曲之一的《阳关三叠》就是根据明朝的琴歌改编而来。

所以这首诗的别名又叫《渭城曲》和《阳关三叠》,它不仅有诗,还有曲而且有词。不仅属于阳春白雪,而且属于下里巴人。

不过诗中也有很多疑问,比如王维要送别的“元二”是谁呢?“渭城”、“阳关”又都在哪里呢?

王维送的这位朋友名叫元二,其真名叫元常,也是唐代著名诗人,因在家排行老二被称为元二,两人情谊十分深厚。

元二去的安西则是唐朝当时管理西域的一个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地点在龟兹,也就是现在新疆的库车,如今的大囊是库车的招牌美食!

在长安人看来,安西是遥远的西北边疆,路途遥远不说,而且饮食习惯、风土人情都跟京城是大相径庭,这一路可以说是充满了各种未知数的一场文化苦旅。

但好朋友将要远行,王维还是会从长安出发,将元常送到渭城,就是秦朝的都城咸阳,汉朝时改为渭城。

渭城是西岀长安的大道,每天从这里进岀经过的车马很多,尘土飞扬。

但是今天的渭城清晨下了一场小雨,蓝色的天空也透过云团的缝隙若隐若现,下过雨的大地将这条平时人来人往的大道变得平实好走~

客栈的房舍也受到雨水的浸润,四周的柳树也因这场小雨洗去浮尘而焕然一新。在古代,客舍是离别之地,当年从长安通往西域的路上设置了客栈,供人们送别自己亲朋好友。

柳树自古以来就蕴含着挽留、离别、相思!诗人一手牵着马,一手牵着的是柳条一般丝丝不断地离别之情。

一场小雨为元常扫清了西行的道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终于到了启程的时候了,王维这时端起一杯酒,递给即将远行的老朋友:“你就再喝上一杯酒吧,西岀阳关,可就再见不到老朋友啦。”

男人跟男人之间的话别,当然也不需要过多的儿女情长,三杯饮尽之后,元常跳上马背,策马向西北迤逦而去。

就在离驿馆越走越远的时候,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了一阵浑厚而苍凉的歌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是地处河西走廊的尽头,在今天甘肃的敦煌一带,在长安人看来,西出阳关就意味着再也听不到熟悉的乡音,再也看不到熟悉的老朋友。

古代人出国不像我们今天来去自如,所以元常这一过去,人生地不熟,有可能生活得非常艰辛寂寞。

这样一种离别对于要西出阳关的人而言,既有一种要征服西域的豪迈之情,其实又满怀着对于前路的未知的这样一种担忧和恐惧!

对于送行的人而言,既有对远行的朋友那种鞍马劳顿的牵挂和关心,当然也有希望朋友早日功成凯旋的美好的愿望。

王维的一生以“安史之乱”为界,他的青壮年时代正生活在大唐的开元盛世,很多美丽的诗篇也都诞生在那个时候。

那么后来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不仅承载着诗人对于朋友的相思和牵挂,同时也寄托着他对美好未来的殷切期盼。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