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送终是什么意思(给老人送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时间:2022-07-21 14:46:24 点击量:7749 作者:狐光华
送终的内涵意义较为宽阔,也较为复杂。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老病死,天道自然,当人们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时候,作为子女应当义不容辞上前,扶助关爱父母亲人,让她们走好最后一程。父母咽气,身边没有儿女,就是无人送终,也叫不得善终。

养老应该好理解,养即奉养,老即父母,亦指父母年龄大了,养老的意思是精心、耐心、诚心侍奉父母老人,满足她们的愿望,应和她们的心意,孝之,顺之,不忤逆。

送终的内涵意义较为宽阔,也较为复杂。从宗法要求、礼仪礼制、伦理特征、文化形态和性态、人文心理和心性等方面来说,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和礼仪文化,送终的要点如下。

1、送终是对父母亲人的报偿

《论语》有:“子生三年,然后免父母之怀。”民间俗语有“养儿才知报娘恩”,父母将儿女一把屎一把尿拉扯长大,当其年老时,得到子女的关爱,天经地义,理所应当。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义》中说:“圣人知之,故多其爱而少严,厚养生而谨送终,就天之制也。”将“送终”归结为“天之制也”,话说得很重。

2、送终是对父母亲人的陪伴和看护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老病死,天道自然,当人们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时候,作为子女应当义不容辞上前,扶助关爱父母亲人,让她们走好最后一程。父母咽气,身边没有儿女,就是无人送终,也叫不得善终。

3、送终是彰显孝的重要途径

从两汉到明清两千多年,儒家的孝道文化一直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构成,而“送终”一直是彰显孝的重要途径,不能送终即为不孝。

从唐代开始,居丧入律法,父母去世不奔丧或无故不及殡的,是要受到刑律制裁的。对公务人员,在国家管理的制度层面也有要求。

4、送终是一种礼制

《论语》是中国文化之母,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其对中国人的重要意义。《论语》第一章就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重要思绪,所谓慎终,即谨慎慎重对待死亡,所谓追远,即追忆缅怀祖宗的德操功业,所谓民德归厚,即使民风归于淳朴厚重。

丧礼的规范文本《仪礼》《礼记》明确规定,丧事礼仪和丧事活动在人咽气之前就已经启动,叫“初终”。

要求将不行了但还没咽气的人移送到正寝,“属纩以俟气绝”。即用丝絮放在老人的鼻孔上,观察老人气息。此时,子孙在场,日夜守候。丧礼所谓初终,就是要求有人送终。

当今社会条件下,丧事启动在人咽气之后,儿女不能送终很正常,也很普遍。可能是社会发展进步了,时代不同演进了,人们的情感多元了,传统的东西没用了。

现时生活中,相对来说,能够实现养老的家庭要多些,但能够达到送终状态的家庭不多。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