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盲审被毙掉一般是因为什么(论文盲审失败解决方法)

时间:2023-10-28 08:43:28 点击量:2942 作者:老和硕
第一类:论文质量实在太差,的确不能给通过。第二类:盲审专家看不懂,论文作者运气不好。第三类:论文存在一定的主观“硬伤”。

每年临近毕业季,拼搏了好几年、距离顺利毕业的硕博研究生们还有最后一道槛要过,即论文盲审。

这关要是过不去,轻则打回重改,浪费时间,耗费精力;重则取消毕业资格,途耗几年青春。

论文盲审本质上其实是交由陌生专家对你的论文进行是否符合答辩资格的判定。

盲审也分为单盲和双盲,单盲即专家能够看到你的信息,你看不到对方信息;双盲则是双方都不知道对方是谁。

一般对单盲来说,陌生专家一般也都是同领域的专家,和导师之间也大概相互认识,多半也会“手下留情”,即便有问题也不会直接毙掉。

因此,双盲的不确定性更高,多数盲审出问题的论文,也是因为双盲评审。

那么,什么样的论文才会通不过盲审呢,怎么做才能保证论文最大可能性通过盲审,以及盲审失败了要怎么办呢?相信这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到你。

一、什么样的论文没办法通过盲审?

第一类:论文质量实在太差,的确不能给通过。

这类论文通常是东拼西凑,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和结论, 常见于硕士论文

有很多硕士研究生读研的目的并非是为了科研,而是想提升学历找一份好工作,因为读书期间就没有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科研上面。

临近毕业了,拿师兄师姐甚至师弟师妹的数据加一点自己的修改,就准备送出去盲审毕业,老板为了赶这种人走,一般也不会限制送审。

这种论文缺乏自己的逻辑,甚至可能基本的论文格式都不正确,哪怕专家和自己老板的关系再好,基本的科研底线还是要有的,被盲审专家毙掉也不足为奇。

这类论文可不在少数,即便是比较好的985学校,也有每年因论文粗制滥造通不过盲审的大量实例。

第二类:盲审专家看不懂,论文作者运气不好。

并不是所有的盲审专家都恰好懂论文里面的东西,现代科学发展到今天,邻域已经细分的非常复杂,有时候小小的差别也会导致不同领域的专家相互不懂。

因此,也有一部分论文被毙是因为论文作者和导师做的东西实在很小众,很难送到同领域的专家手里,只能送到一些看似大方向接近,实则完全不懂的专家手里。

一般专家遇到自己不懂的论文也会很慎重给评价,但也有专家对于自己不懂的论文宁可错杀三千,不肯放过一篇,遇到这类盲审专家就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了。

第三类:论文存在一定的主观“硬伤”。

对于这类论文,即便论文内容逻辑完整,理论正确,也有可能因为盲审专家不认可你的某一部分内容而被毙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物理学界的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之争,两派学者互不认可,水火不容。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如果你做的东西恰好在学术界存在很大争议,那你只能自求多福了,看看能不能别送到“敌对”派专家手里。

另外一种情况也是来自于专家的主观判断,他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有可能觉得你做的东西没有什么创新,或者存在一定的剽窃情况,或者你做的东西没有任何价值。

即论文可能存在一定主观“硬伤”,也有可能不给你过。这些是基于评审专家自己的主观判断,可能换一个专家评价就天差地别了。

二、 怎么样最大程度的确保自己的论文能够通过盲审呢?

首先,在论文选题的时候就要避免选一些争议性很大的题目 ,尽量选择学术界不存在较大分歧的课题,这样就不会导致因学术理念的不同而被毙。

然后,在课题开展阶段,切记不能划水摸鱼 ,认认真真的做课题,即便是水平相对差点也没事,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天才。

但是一定要保证论文内容是自己几年汗水和智慧的结晶,而不是几个月东拼西凑的产物。

在论文送审前,一定要认真对论文进行修改完善, 按照论文模板、格式等要求审查论文形式,包括错别字、语法在内,避免因为一些次要问题被毙。

最后的最后,便只能祈祷自己的论文送到一个相对较好的专家手里了,运气成分从来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论文盲审也存在一定的玄学成分。综合来讲,就是8分尽人事,2分听天命。

三、如果真的不幸,盲审失败了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你需要找准失败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无非是论文和盲审专家两方面。

如果是论文的原因,那便只能按照盲审意见重新修改论文,同时进一步对论文内容进行完善,跟老板或者师兄师姐讨论一下论文内容需要哪些补充,积极准备下一次送审。

如果是盲审专家的原因,那便只能和学校负责送审工作的单位沟通,看看下一次送审能不能换一批专家评审,当然前提是必须得确保自己的论文已经不存在问题了。

至于如何区分究竟是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盲审失败,相信身为论文作者的你肯定清楚。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