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享太庙是什么荣誉有什么条件(配享太庙对后代有什么好处)

时间:2022-08-25 12:41:21 点击量:1173 作者:黑康复
臣子如何配享太庙。首先,皇亲国戚享有优先进入权,我们以距离最近的清朝太庙举例。清朝太庙分为东配殿和西配殿,其中东配殿供奉的都是清朝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

古装剧中经常会出现一个画面,即太监手持圣旨对某位朝廷重臣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某某某因功勋卓著为国尽心,所以特加封为某某官职,并赐配享太庙。

那么问题来了,在古代,一个臣子要如何才能配享太庙,配享太庙对于他本人以及子孙后代,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什么是太庙

太庙是一个封建(奴隶)王朝最重要的祭祀之地,说的通俗点,就是一个王朝供奉并祭拜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而太庙中除了皇室成员以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神灵以及历代皇帝所钦点的陪祭之臣。

另外,太庙这个名字始自秦汉时期,而在先秦以前,太庙其实还有别的名字。据昊童所知,太庙在夏朝时期被称为“世室”,商朝时期被称为“重屋”,周朝时期被称为“明堂”。

前文提到,太庙还会祭拜神灵,而事实上以明清时期举例,太庙每年的祭拜多达80余次,而仅祭拜各方神灵的次数就高达一半以上。

除过这些外,太庙的祭祀还分为三种,分别是大祀,中祀,小祀。其中大祀为皇帝主祭,中祀为皇帝看心情祭,小祀则由大臣或其他人员代祭。

臣子如何配享太庙

首先,皇亲国戚享有优先进入权,我们以距离最近的清朝太庙举例。清朝太庙分为东配殿和西配殿,其中东配殿供奉的都是清朝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而西配殿供奉的则是对清朝有重大贡献的非皇室成员。

东配殿的供奉席位有14人,分别是代善,多尔衮,多铎(努尔哈赤的儿子),豪格(皇太子长子),胤祥(康熙十三子),僧格林沁(清朝重臣,蒙古贵族),奕訢(道光帝六子)。

西配殿的供奉席位有13人,扬古丽,费英东,额亦都(开国功臣),鄂尔泰,张廷玉(康熙,雍正的心腹大臣),阿桂,福康安,和琳(乾隆朝重臣)。

这里要提到,西配殿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即雍正帝最为倚重的心腹,张廷玉。之所以说张廷玉特殊,是因为他是清朝太庙里,唯一一个汉人大臣。

其次,有功之臣。这个有功之臣中的有功,既可以指开国之功,也可以指守国之功。

举几个例子,其中开国之功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明朝的徐达和常遇春(距离稍微近点),而守国之功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清朝的阿桂和福康安(电视中经常出现)。

说到这里昊童还得插嘴一句,这个有功之臣中其实还有个分支,即文治之功,而这个文治之功的最典型者,莫过于宋朝的司马光(两次入选太庙)。

再者,皇帝非常信任的人。说到这个皇帝非常信任,那昊童就不得不提到两个人,即张廷玉与何琳。

张廷玉是三朝元老(当时汉人能做的最高官职),早在康熙年间就担任过皇帝的贴身秘书(南书房检讨),而雍正帝登基后张廷玉又凭借一手博闻强记而简在帝心(短暂的侍奉过乾隆)。

而何琳就更有意思了,因为他是乾隆宠臣和珅和大人的亲弟弟,而且也确实是位能战善战且行事节俭的好大臣,再加上为人低调不喜结交,所以一直被乾隆所信赖。

而且何琳之死也是为君为国(镇压苗民起义时染病),所以当时的乾隆帝便破格将其升为世袭公爵,且配享太庙。

说到这里昊童再多嘴两句,这个配享太庙可不是个“金饭碗”。说白了,皇帝想让你进去你就得进去,皇帝想让你出来,你就得出来,而这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前文提到的何琳。

当年乾隆帝念其劳苦功高且是为国而死,再加上他还是心腹大臣和珅的亲弟弟,所以乾隆允许他配享太庙。但乾隆死后嘉庆继位,仅四年便以何琳虚报战绩为由将其撤出太庙,并取消其子孙世袭公爵的优厚待遇。

对于本人和子孙的好处

配享太庙其实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好处,可谓即没有金钱也没有高官。但我们要知道,古代能做到配享太庙这一级别的大臣,是没有一个缺钱或缺官的,所以这个其实可以忽略不计,那问题来了,难道配享太庙真的只是个虚衔而已?

昊童不才,想破了脑袋也就想到了这么几个好处。首先,配享太庙代表着自己的行为举止是皇帝所认可的,也就有可能成为后世之人的学习典范。

其次,配享太庙也代表着自己为这个朝代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可以间接的证明自己,并没有白来这一趟人世。

最后,配享太庙更代表着一种胜利。因为正常情况下是臣子逢重大节日拜皇帝,可一旦进入太庙,那就是皇帝逢重大假日拜自己,而且还得亲自为自己上香。这在注重身份地位的古代,无疑不是一种巨大的身份诱惑。

如果说配享太庙对于自己还有些看不见的虚名好处,那对于子孙后代来说可就真的是没有半点好处了。因为尽管你配享太庙也不能以这个为子孙谋福利,反而还会给子孙带来很大限制,比如子孙一旦犯错,人家就会以你为榜样来指责他们。

而且如果你活着就被定了这个资格,且子孙后代还比较有出息,那么你甚至还有可能被言官弹劾,理由是你为子孙开后门,也就是公器私用。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