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年号排序(汉武帝在位期间的年号为什么那么多)

时间:2023-05-05 13:46:51 点击量:5988 作者:栗博超
汉武帝首创年号之后,又多次变更年号。一是因为社会变迁,二是图个吉利。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是皇帝,有权力根据自己心意改变年号,汉武帝在位55年,一共有11个年号,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些年号。

汉武帝,原名刘彘,后改为刘彻。文能作赋,武略匈奴,独尊儒术,首开丝路。因其文韬武略,故创立年号记念一下自己的功绩。

汉武帝首创年号之后,又多次变更年号。一是因为社会变迁,二是图个吉利。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是皇帝,有权力根据自己心意改变年号,汉武帝在位55年,一共有11个年号,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些年号。

建元(前140年-前135年)

普遍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年号,含有开创意义。

建元年号在学术界有些争议:

一说是武帝元鼎三年时往前追加的,根据是《史记·孝武本纪》中的“其后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数。一元曰建元,二元以长星曰元光,三元以郊得一角兽曰元狩云。”

另一说是《筠清馆金石记》上记载有铭刻建元年号的汉朝文物,一般认为文物上的款识都应该是当时所记。也有人认为这些汉代文物为后人伪造的赝品。

元光(前134 年-前129年)

前135年,发生了一件大事,“有星孛于东方,长竟天。”中国自古有观天象之说,易经中有“天垂象,见吉凶”,可见很早就有根据天象改政的情况。

西汉还设有太史令主管天象观测记录。可见彗星出现在当时的确是件大事,所以次年汉武帝改年号为“元光”。

元朔(前128年-前123年)

相传因汉武帝三元第六年年初冬至,朔旦与冬至重逢于同一天内,而且还又回归了同一时刻,汉武帝为纪念这一天示祥瑞,以“元朔”作为第三个年号。同时元朔也指一年的第一个朔日,即正月初一。

元狩(前122年-前117年)

元朔六年十月,汉武帝在一次狩猎时获得一只“一角而足有五蹄”的兽(即一角兽)。因此改年号为“元狩”。另一种说法是汉朝对匈奴大规模反击的进行,狩,有征伐的意思。

元鼎(前116年-前111年)

根据《史记·孝武本纪》:“五月,返至甘泉。有司言宝鼎出为元鼎。”汉武帝在汾河上得到了一尊宝鼎,以为祥瑞,故改号元鼎。

元封(前110年-前105年)

前110年,汉武帝于泰山封禅。泰山封禅是非常神圣之事,它标志着某个帝王作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并已达到了光辉的顶点,一般帝王是不敢有此动议的。

继秦始皇之后,汉武帝是第二人,因此,改年号为“元封”。

太初(前104年-前101年)

此前,汉朝一直以十月为岁首,这一年,汉武帝改以正月为岁首,为纪念这一开创性的改制,所以更年号为“太初”。

天汉(前100年-前97年)

太初四年后,连年干旱,为求甘霖,皇帝要修德勤政,感动上天,故改年号为“天汉”。“天汉”即“天河”,意思是让天河里的水化为甘霖。

太始(前96年-前93年)

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春,武帝派将军李广利等率领二十余万军队分三路进击匈奴,却惨遭失败,汉武帝决定次年改元“太始”,意为“回归本来开始”、“荡涤天下,与民更始”。

征和(前92年-前89年)

应劭注《汉书·武帝纪》说征和是“言征伐四夷而天下和平。这时候汉武帝征服四夷,、国家统一,为纪念功绩改号“征和”。

后元(前88年-前87年)

这是汉武帝最后一个年号,有一种说法认为汉武帝当时只称做元年,而年号还没有起好,二年汉武帝驾崩,后人用“后元二年”。

这时候汉武帝立少子刘弗陵为太子,杀其母,托子霍光。

汉武帝是年号的创始者,因其心境变化和社会变迁,多次更改年号。每一个年号都是当时一段历史的缩影,或许并不全面,但多少有其意义。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