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的意思全文译文(王安石古诗《元日》的解释翻译)

时间:2022-12-10 12:41:16 点击量:4382 作者:卞嘉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爆竹声中送走旧的一年,春风把温暖送入屠苏酒里。初升的太阳照遍千家万户,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

新桃旧符 谁主沉浮——三年级古诗《元日》名师品读。

元 日

宋 /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在爆竹声中送走旧的一年,

春风把温暖送入屠苏酒里。

初升的太阳照遍千家万户,

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

【品读】

这首诗写的是中国人最隆重最盛大的一个节日——  春节,也叫过年。说到过年,在点击量最高的版本中,“年”是一种邪恶的怪兽,每到除夕就会出来作乱,危害一方。

于是,智慧的人民群众在神仙的指点下,总结出了一套作战方案,赶走了年兽。这就是今天我们传承的春节习俗:贴对联、放鞭炮、燃红烛等。

还有一种小众传说,“夕”是作恶多端的怪兽,“年”却成了正义的英雄人物,当“夕”出来吞食牲畜伤害百姓时,熟悉夕各种弱点的“年”就穿上红衣,在门上贴好大红纸,手中拿着点燃的烛火,还准备了一大堆干竹子,一切准备就绪,主角出场。

“年”和“夕”瞬间开战,天地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一时难分胜负。机智的“年”瞅准时机,点燃了干竹子,噼里啪啦的巨响吓坏了“夕”,它败阵而逃。

所以把夕出现的这一天,也就是每年的最后一天叫作“除夕”,除掉了“夕”这个恶魔,大家就欢欢喜喜一起过年,开启新的四季轮回。

在甲骨文中,“年”字和谷物有关,本义是五谷成熟,一年的收成。在造字之初,年字是这样的:

上部是一束向下垂的谷穗,下部是一个弯着腰、臂向下伸的人,二者合起来像人背着谷物,表示丰收、收获之义。后来引申为“年月”“年龄”“少年”等,词义渐丰。

所谓“元日”,就是农历正月初一。在清代前,一直叫“元旦”或“元日”等名称,辛亥革命以后改称“春节”。

公元 1949 年 9 月 27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确定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追溯了“年”的有关文化,我们回到王安石的《元日》。作为北宋耀眼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王安石抓住放鞭炮、喝屠苏酒、新桃换旧符三个传统习俗来渲染春节祥和欢乐的气氛。

王安石不仅是举世闻名的大才子,同时也是宋神宗眼中的红人,是开辟国家新气象的政治家、锐意进取励精图治的改革家,这首诗即作于他初次拜相而始行新政时。

为摆脱大宋王朝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外敌侵扰的困境, 1068 年,宋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破格提拔,进入朝廷回答皇帝的问政),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

次年被任命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主持变法。公元 1069 年初,王安石看到家家户户准备过春节的情境,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

于是,一位意气风发的变法斗士,在北宋的政治舞台上扛起了“富国强兵”的旗帜,和保守派进行了数年艰苦卓绝的激辩,甚至王安石的仕途也因此几番沉浮。诚然变法失败的结局令人唏嘘,但是每一段革新的开始,都是充满希望和生机的。

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双重意义,既描写了诗人亲眼所见的喜庆热闹、欢乐祥和的气氛,又抒发了作者心中渴望的百废俱兴、政通人和、革新图强的豪情。

“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首句紧扣题目,渲染气氛,先声夺人。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的身心感受。迎着习习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正所谓新政顺民意,暖风拂弊政,让老百姓在残冬的饥寒中看到希望,新的生活即将在大地上舒展开来。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抒写诗人凌云壮志,就像眼前的旭日东升,家家户户满怀期待,积贫积弱的大地焕然一新。假以时日,通过不懈地努力,梦想就会照进现实,前路定会无限光明。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蕴含破旧立新的政治举措。“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春节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旧交替,与首句的爆竹除旧岁互为呼应,呈现出一派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整首诗中,有关于春节习俗的微观描写,如爆竹声声、新桃旧符;也有革新奋进的宏观想象,如春风送暖、朝阳明媚,大小交替,虚实交错。

在王安石的信念中,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陈旧的事物,这是历史车轮滚滚前进的必然规律,也是万民仰望的另一种意义更深刻的“除夕”和“元日”。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